2 施工要点
⑴ 防水砼工程的模板应平整、拼缝严密不漏浆。一般不宜用螺栓或铁丝贯穿砼墙固定模板,当需用螺栓贯穿砼墙固定模板时,应采取止水措施。如采用工具式螺栓、螺栓中间加焊止水钢板、螺栓两端设垫木等。
① 工具式螺栓做法:用工具式螺栓将防水螺栓固定并拉紧,拆模时,将工具式螺栓拆下,再以嵌缝材料及聚合物水泥砂浆将螺栓凹槽封堵严密。
工具式螺栓做法:
② 螺栓加堵头做法:
在结构两边螺栓周围做凹槽,拆模后将螺栓平凹槽底割去,再用膨胀水泥砂浆将凹槽封堵。
地下室墙体采用工具式螺栓:
③ 预埋套管加焊止水环做法:对拉螺栓外加设套管,套管兼具撑头作用,套管两端设垫木。拆模后将螺栓抽出,套管内以膨胀水泥砂浆封堵密实,垫木留下的凹坑用同样方法封实。
预埋套管支撑示意图:
⑵ 为防止钢筋的引水作用,迎水面的钢筋保护层不得小于50mm,底板钢筋不得接触砼垫层,不能用铁钉或铅丝将钢筋固定在模板上,严禁用钢筋充当保护层垫块,以防止水沿钢筋渗入。
⑶ 防水砼浇筑前无泌水、离析现象,自由倾落高度不大于1.5m;
⑷ 防水砼应采用机械振捣,并保证振捣密实;
⑸ 连续浇筑砼每500m3应留置1组(6个)抗渗试件,且每项工程不少于2组;
⑹ 防水砼应自然养护,养护时间不少于14天。
3 防水构造处理
⑴ 施工缝:施工缝是防水薄弱部位,施工中应不留或少留。底板砼应连续浇筑,墙体不得留设垂直施工缝。墙体水平施工缝不应留在剪力与弯矩较大处或底板与墙体交接处,较低水平施工缝距底板面不少于200mm,距穿墙孔洞边缘不少于300mm。
施工缝的接缝形式:
⑵ 穿墙管处理
给排水、供暖和电缆管道穿过地下室外墙,应做好防水处理,否则较易沿管根部发生渗水。为保证防水施工和管道的安装方便,管道位置应离开内墙角或凸出部位25cm,管与管之间间距应大于30cm。
直埋式
适于管径<5cm的穿墙管:
3.防水混凝土应连续浇筑,宜少留施工缝 。当留设施工缝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水平施工缝不应留在剪力较大处或底板与侧墙的交接处,应留在高出底板表面不小于300mm的墙体上。拱(板)墙结合的水平施工缝,宜留在拱(板)墙接缝处以下150~300mm处。墙体有预留孔洞时,施工缝距孔洞边缘不应小于300mm。
2)垂直施工缝应避开地下水和裂隙水较多的地段,并宜与变形缝相结合。
4、施工缝的施工应符合如下规定:
1)水平施工缝浇筑混凝土前,应将其表面浮浆和杂物清除,然后铺设净浆或涂刷混凝土界面处理剂、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等材料,再铺30~50m厚的1:1水泥砂浆。并应及时浇筑混凝土。
2)垂直施工缝浇筑混凝土前,应将其表面清理干净,再涂刷混凝土界面处理剂或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并应及时浇筑混凝土。
5、防水混凝土应在终凝前进行保温保湿养护,养护时间不得小于14d。
可卸式橡胶止水带变形缝 :
粘贴式氯丁橡胶板止水带变形缝:
⑸ 后浇带
后浇带1
后浇带处防水层不断开,加设附加层并外贴止水带:
后浇带2
局部加厚垫层并附加钢筋,沉降差可使垫层产生斜坡,而不会撕裂防水层:
后浇带3
后浇带处可将底板局部加厚,并设止水带。由于底板加厚一般不**过25cm,不宜设置中埋止水带,宜用外贴式止水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