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池堵漏应该注重质量控制有什么?
(1)变形缝渗漏水
导致变形缝渗漏水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是止水带埋设不当,破裂、跑位或者止水带老化失效。另一方面是止水带周围混凝土振捣不密实,地下水绕过止水带渗入地下室内。
(2)施工缝渗漏水
施工缝是混凝土结构施工过程中形成的,如新旧混凝土面结合不好污水池伸缩缝补漏或施工缝处止水材料性能不适应施工条件或是埋设工艺不当,当混凝土收缩时,出现裂隙导致渗漏水。
(3)混凝上裂缝渗漏水
在大尺度结构中,混凝土由于收缩变形产生裂缝导致渗漏水。
(4)结构混凝土渗水
由于混凝土配合比不当,致使抗渗等级太低,或者混凝土大面积振捣不足,致使混凝土疏松,导致面渗水。由于混凝土局部漏振,或者模板穿心螺栓的止水措施不当,引起点渗漏。
随着城市地下室的发展,地下室工程的堵漏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一套比较成熟的施工工艺,即凿槽→钻孔→埋管→注浆→恢复。在具体施工过程中,监理工程师还要注意把握以下10点
(1)堵漏工作应在施工降水停止、地下水位恢复后进行。
(2)堵漏施工顺序应先堵大漏、后堵小漏;先高处、后低处;污水池伸缩缝补漏先墙身、后底板。
(3)裂缝、施工缝堵漏时要在混凝土表面沿缝开槽槽型,开槽时注意不能破坏混凝土结构,开槽V深度应小于钢筋保护层厚度。
(4)布孔原则。布孔的原则是:以导出漏水为目的;在集中漏水处布孔,裂缝大,水流量大,则孔距大;缝小则孔距小;浆液粘度大,孔距小。
(5)钻孔的方式:钻孔的目的是使灌浆孔的底部与漏水裂缝孔隙相交,浆液才能通过灌浆孔进入裂缝中,固结后达到止水的目的。钻孔有2种方式:垂直混凝土面钻孔,或与混凝土表面成30°~45°斜向钻孔。对裂缝和施工缝来说,应采用斜向钻孔的方式,钻孔的位置距离裂缝10~15cm,钻孔之间距离30~40cm。斜向钻孔虽钻孔难度大,但能保证钻孔与裂缝相交,而垂直钻孔由于裂缝所在的混凝土截面与混凝土表面不一定垂直,难以保证灌浆孔的底部与漏水裂缝孔隙相交。实际施工中还应注意,如裂缝所在位置有主体结构的钢筋,垂直钻孔因无法避开钢筋,更应采用斜向钻孔的方式。对于点漏和面漏的情况,应采用垂直钻孔的方式。施工过程中监理工程师应检查钻孔是否成功,如孔中有水渗出,则表明灌浆孔的底部与漏水裂缝孔隙相交,否则,应要求承包商重新钻孔。
(6)钻孔和埋管深度:钻孔和埋管深度直接影响注浆的效果。要确保裂缝不渗漏,注浆范围要达到结构厚度的2/3以上,在保证注浆压力的前提下,则钻孔和埋管深度不能少于所在结构部位厚度的1/3。这是监理工程师在施工中要重点检查的工序。
地下室变形缝漏水原因与治理
由于地下室常年阴暗潮湿,所以出现渗水的状况是很常见的,会发现渗水的地方主要在变形缝,那么地下室变形缝为什么会出现漏水?它的处理方法有哪些呢?下面致远防水就以上问题做出详细的解答,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地下室变形缝(包括伸缩缝和沉降缝)
渗漏原因:
(1)设计原因 对具有特殊功能、处于特殊环境中的特殊部位,如变形缝等细部构造,缺乏有效的、结合具体情况的防水设计,造成这些部位出现渗漏。
(2)材料原因 选用材料不适应变形要求或嵌缝材料性能不佳。
(3)施工原因 止水带未按要求施工,嵌缝密封材料未按要求施工。
二、治理方法:
设置变形缝的目的是为了吸收或缓冲结构由于温差、沉降、振动等因素产生的应力,以避免混凝土结构发生开裂或破坏。己建房屋地下室变形缝会因材料及施工等原因出现渗漏水情况。由于受条件限制(无法开挖),只能在工程内部背水面进行处理,通常采用注浆、嵌缝、粘贴等方法。
1、注浆与嵌缝法:
剔出原变形缝内填充物,清理至止水带表面,冲洗干净后,即使用速凝止水材料进行抽管、埋管、引水作业,凹槽不要填满,以便为嵌缝留出余地,每隔 一定距离埋设一个注浆嘴,速凝材料达到一定强度后,就可通过注浆嘴压力灌注弹性堵漏浆液,一直灌至变形缝不再出水为止。然后在已止水的变形缝凹槽上部嵌填 与缝宽相同的膨胀橡胶止水条或弹性密封材料,表面浇注混凝土埋压或用水泥砂浆抹平。
2、粘贴法:
在对变形缝进行注浆止水、嵌填弹性密封材料后,可以在水泥砂浆保护层上粘贴延伸率大、拉伸强度较高的合成高分子橡胶片材。具体作法为:将水泥砂浆保护层清理干净,要求基层平整、干燥,在基层上涂刷基层处理剂,待其表干后,即在基层和裁好的片材上涂刷配套胶粘剂,晾至指触不粘时,就可粘贴高分子片材。片材两侧边缘垫上金属压条后以射钉钉压固定,然后在片材两侧边缘用嵌缝膏密封以形成多道防水设防。
地下室堵漏施工时应如何避免更大的损失
通常在地下室遇见渗漏的时候,都会根据渗漏的情况给业主带来较小的经济损失,而往往在进行地下室堵漏施工的时候,由于施工方的不专业堵漏手法,反而更会给业主带来更大的损失,所以在遇见地下室渗漏的时候,一定要冷静,切勿因为施工方的价格便宜,而忽略了施工质量。
先要了解下,为什么地下室会出现漏水的现象..由于地下比较潮湿,导致了混凝土的松动,产生裂缝和毛细孔从而引起的渗漏。正确的选择施工工艺可以快速的解决渗漏问题还能保证工程施工质量避免再次渗漏。
施工前,必须要找出渗漏点,将漏水点表面清理干净,用钢钻凿槽,槽宽60-100mm,槽深为70-100mm,为凹形(内大外小),具体据现场情况而定。
将槽清洗干净,槽内放入橡皮条,皮条直径为5mm左右,然后用速凝材料、水泥混合物、堵漏王按要求配比封缝,将其变成真空缝,将槽缝平,并在槽的两端或多处放入注浆嘴,具体根据现场漏水点确定。
反压注浆:注浆的压力必须大于漏水的压力,这样才将水流推回,并渗透进漏水的混凝土毛细缝内,注浆材料的分子小于107-108,直接注入混凝土的毛细孔和漏水缝内,遇水膨胀速凝,达到长期深层止水的效果。
防水经验谈:搞定这7点,几十年都不会漏!
1、防水涂料是刷得越厚越好吗?
一般是越厚越好,但防水只要做到国家验收规范的1.5mm厚就可以了。
2、房屋各部位有什么具体的防水要求?
厕浴间、厨房、阳台、地下室、一楼住户所有房间的地面和墙面都要做防水层。墙内水管凹槽也要做防水。管道、地漏等穿越楼板时,其孔洞周边的防水层必须认真施工。墙体内埋水管要剔凿大于管径的凹槽,槽内抹灰圆滑,并刷防水涂层。
提示:如装修时改动了原来的排水和污水管道及地漏位置,一定要在周边加强防水措施。
3、防水层施工时应对哪些关键环节进行监督?
一防水部位要全面。
二防水层施工要严格按照产品说明书涂刷并刷够一定的厚度。
三施工过程要细致:墙面与地面的接缝处,阴阳角、水管、地漏和卫生洁具的周边及铺设冷热管的锚沟内是重点防水部位,施工时必须细致。
4、为什么防水施工后要做保护层?
防水层做好后还要在上面继续施工贴瓷砖,往往很容易就造成防水层的破损,如果在破损处得不到修补或没有发现,将来必然会引起渗漏,因此要打上保护层,通常采用的是水泥加加入界面剂再加入刚性防水材料搅拌均匀涂料,这种混合物凝结后强度**过一般混凝土材料,同时因为加入了刚性防水材料也不失为一道防水屏障,意在一举两得。这样的防水才能万无一失。
5、防水做好后,为什么要做闭水实验?
闭水实验可验证防水层的防水功能是否正常。做闭水试验要封好门口及下水口,较高点蓄水层深度不少于20毫米,蓄水时间不少于24小时,检查是否有渗漏点。
6、如保判断防水是否做好了?
主要通过做闭水试验。目测检查法;打开楼下厕浴间观察是否有渗水痕迹或水珠。接触检查法;用手触摸可疑渗水处确认是否漏水。
7、什么情况下要做淋水试验?
对于轻质墙体防水施工的验收,应采用淋水试验。即用水管在做好防水涂料的墙面自上而下不间断喷淋3、4分钟,墙体另一侧无渗透现象才可验收合格。